百度错失移动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9-09-10

企业考察——百度的移动互联网动作一点也不慢,只是太乱了。名企游学——揭秘百度,看他现在,它找到逻辑了吗?

百度几乎对一切通用领域的移动互联网产品都进行了布局,希望他们能否覆盖未来搜索形态的一切可能,但低质和不分主次是这些产品长久以来呈现出的状态,那么在明确了将“搜索+分发”作为核心模式之后,这一切会发生变化么?

 

p.jpg

 

2017年11月16日,以“Bring AI to Life”为主题的百度世界大会召开了。没想到两个多小时的会议结束后,李彦宏的“颜值”却有盖过大会内容的势头,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所以……难道这是一场靠颜值撑起来的发布会么?(感觉发现了什么)

除了颜值以外,这次大会公布了百度在自动驾驶,AI基础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布局操作。相比于前两年百度世界大会,李彦宏介绍的AI内容来说,今年的三款产品基本可以概括这家公司在今后一年里的发展方向——2018年准备量产的无人驾驶汽车,搭载DuerOS 2.0 的智能音箱“raven H”,以及基于百度的流量精细化推出的“熊掌号”。

让人有些惊讶的是,一向偏爱高大上的技术“大件”的百度居然推出了“小件”产品——智能音箱,这比李彦宏的“侧颜杀”更值得人关注和思考。


p (1).jpg


心急却吃不上热豆腐的百度,移动互联网屡次机会百度都没有抓住

如果你从百度在和阿里竞争投资UC和高德地图等一系列战役中败下阵来就断言“百度移动互联网布局慢了”的话,那证明你已经把百度当成一家投资机构了。百度是一家做产品的公司,至少你应该长个脑子,尝试看看百度在移动产品上慢不慢。

尽管在2012年9月的“百度世界大会”后,它才逐步明确了移动业务究竟要做些什么,但我们注意到:——不仅有继承PC搜索的百度App和好123App、支撑LBS业务的百度地图、充当应用商店的百度手机助手、提供个人移动云存储服务的百度云、抢占上层入口的百度桌面、探索语音入口的百度语音助手、围绕手机安全搭建的百度安全管家、为了布局Web App和Web搜索市场开发的百度浏览器等入口和平台级产品,百度还早已将自己的媒体、社区、娱乐和工具类服务都搬到了移动端,例如掌上百度、百度新闻、百度壁纸、百度锁屏、百度翻译、百度魔图、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

这样的速度你能说它慢了么?但问题是——当这些百度旗下的产品被零零星星地拆散变成移动应用程序商店里的app,而不再能依托百度一个自己的强大平台之后,大多数产品都显得暗淡无光提不起来了——除了百度搜索、地图和百度视频外,我们似乎找不出还有哪个百度应用在它的垂直的领域获得成功,尤其是那些入口属性明显的浏览器、桌面、手机助手产品,它们在与同类型的产品比拼中完全处于下风。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真的不够好。

就拿百度语音助手举例,从功能层面我们很难去评判它的领先性如何(我认为至少与创业公司相比,百度在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上是具有优势的),但在百度语音助手上线后,我的第一反映是:它的产品设计完全就是其他几个同类产品的合集啊,这种现象不止出现了一次。这总是让百度给我这样一种印象——它就像一个疲于应付移动互联网中各类科目的学生,它的目标仅仅不断地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至于作业的完成方式和质量,全然没有考虑。

其实腾讯也是如此——腾讯在移动互联网上也采用了和百度类似的产品布局,开发了五花八门的移动应用,虽然它们中大多数算不上成功,但腾讯的核心业务是围绕“关系链”的IM产品和其渠道下的生意,无论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这个生意都仍然被局限在少数的几个产品之内,3亿微信用户和7亿手机QQ用户帮助腾讯完全垄断了这个市场,在自己的领域内站稳了脚跟。即使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会有很多不同,可腾讯至少已成功完成了用户和产品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迁移。

百度就缺少这个东西,它需要找到在移动平台上的链条式产品,把它的一系列核心应用带起来。改变现在一堆产品、缺乏主次和杂乱无章的状态。

不过最近,似乎这个逻辑已经被百度找到了。所以,接下来,突破2亿日活用户的百度app,正在成为百度一系列移动产品的核心。而其核心在于应用程序的查找、搜索和分发。值得一提的是,百度app应用搜索已经内容分发,天气、日历、本地生活信息推送的卡片信息以及未来更重要的小程序都在做起来,与从而朝着“个人助手”的方向迈了重要的一步——这里当然也包括添加、整合进去其它一些应用程序的内容和服务,让它们被发现并得到再次分发。

希望百度能够再次成为千亿市值公司,我们在这里静静的期待

<< 返回资讯首页
咨询反馈
扫码关注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